來源于:量化與分級掌柜
問題一:今年的醫藥會是去年的白酒嗎?
如果剔除過年前全市場大跌的那一段,走勢還真的挺像。
圖:今年以來醫藥漲勢和去年同期白酒走勢對比
問題二:在領漲全場后,今年的醫藥還能追嗎?
既然不能機械的線性外推、將當下的醫藥比作去年的白酒,我們不妨就從幾個方面探討一下醫藥現在的狀態:
根據上市公司一季報,2018年1季度醫藥板塊收入和利潤增速均大幅上升:2018年1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22.08%,較2017年同期上升7.46%,2018年1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30.46%,較2017年同期大幅上升23.65%。
當然,僅縱向對比顯示不出優勢,申萬宏源策略利用扣非后的凈利潤增速、營收增速、毛利率、ROE、凈利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變化,對28個申萬一級行業的今年一季度表現進行打分,并參考了今年二季度中小板業績預告情況,縱向對比結果如下:
醫藥板塊基本面亮眼、景氣度持續上升,這或許也是支撐醫藥當下漲了又漲的根本因素。
醫藥板塊目前的PE(TTM)處于歷史23%分位數,綜合比較各大行業,此估值仍舊具備優勢。即便漲了又漲,但估值空間仍高。
根據3月以來外資增減持方向可以看出,外資依舊聚焦核心資產,但家電明顯流出,食品飲料、醫藥板塊獲得外資的明顯流入。
圖:外資加倉食品和醫藥,減持地產和家電
杠桿資金(融資)對醫藥生物的偏好也是顯著。兩融資金持續追逐高彈性板塊,其中計算機、醫藥都是重點加倉方向。
圖:融資加倉計算機和醫藥,堅持低彈性板塊
2018年是醫藥政策的大年。醫保調整、一致性評價、腫瘤藥降稅負等多重業績利好催化醫藥業績持續釋放。
并且,當下還是醫藥創新紅利的開端。藥證審批加速,疊加醫保目錄調整周期縮短,未來創新產品上市速度和放量速度進一步提升。根據國海證券的估算,創新藥上市高峰期預計在2018-2020 年,業績增量則在其后的 2~3 年。
雖然漲了又漲,但各方分析后發現醫藥板塊仍有潛力。于是,申萬宏源策略仍舊給出了“超配”建議。
客官們可以關注超額收益很高的富國中證醫藥主題指數增強(161035),不僅可獲取醫藥板塊帶來的高beta收益,還能獲得穩定的超額收益。
數據來源:Wind資訊 截止日期:2018-4-30
長按二維碼獲取(富國基金)微信號↓↓↓